國務院總理李強日前簽署國務院令,公布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于2024年9月1日起施行?!稐l例》明確中央保密工作領導機構和地方各級保密工作領導機構的具體職責。細化保密工作責任制,進一步強調機關、單位保密工作主體責任。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保密單位面臨的“入侵”威脅更加嚴重,防不勝防。通過紅外激光獲取語音,以及通過電磁輻射信號還原信息,因其無植入、風險低等優(yōu)點成為當前信息獲取的重要途徑。這兩種技術都具有非侵入性的特點,不需要直接接觸目標設備或個人,從而降低了被發(fā)現(xiàn)和追蹤的風險。這對于國家黨政機關、軍隊、公安等的安全區(qū)域,會議室、科研室等有保密需求的行業(yè)及領域來說,無疑預示著巨大的保密風險。
電磁輻射泄密隱患叢生
信息安全新方向亟待重視
由美國國家安全局前雇員愛德華·斯諾登引發(fā)的“棱鏡門”泄密事件揭露,在海灣戰(zhàn)爭中,美國曾用一種激光竊聽槍,將激光束發(fā)射到高速行駛的伊拉克將領汽車的反光鏡上,“捕捉”到車內的談話,再經過特殊裝置的處理,掌握了談話的內容。這套裝置還能通過房間窗戶玻璃,或室內的一件物品如文件柜、衣架和掛圖等反射一種激光,再從玻璃或物品的輕微振動中竊聽室內談話。由于無須在被竊聽的房間安裝竊聽器就可以竊聽,克服了對那些無法進入的場所安裝竊聽器的困難;同時由于發(fā)射的是人眼極難察覺的紅外激光,不僅白天可以使用,夜間同樣可以使用。
以“棱鏡門”事件為藍本的電影《第四公民》
1985年,法國召開的一次國際計算機安全會議上,年輕的荷蘭人范·艾克當著各國代表的面,公開了他竊取微機信息的技術。他用價值僅幾百美元的器件對普通電視機進行改造,然后安裝在汽車里,這樣就從樓下的街道上,接收到了放置在8層樓上的計算機電磁波的信息,并顯示出計算機屏幕上顯示的圖像。他的演示給與會的各國代表以巨大的震動。據報道,目前在距離微機百米乃至千米的地方,都可以收到并還原微機屏幕上顯示的圖像。
電磁輻射泄密帶來的安全隱患日益突出,尤其是計算機電磁輻射泄密,如同給信息裝上了“翅膀”,是目前防竊密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因此紅外激光防范與檢測以及電磁泄漏防護成為信息安全新方向。
北信源激光竊聽防護膜“煥新升級”
新增“電磁輻射泄密防護功能”
泄密隱患“一膜打盡”
保密信息“一膜覆蓋”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該如何防范激光竊聽和電磁輻射帶來的泄密隱患呢?為防止電磁信號泄漏,需采用主動屏蔽,即將電磁場限定在某個范圍以內,使其不對在其范圍以外的物體產生影響。北信源在原有激光竊聽防護膜基礎上全新升級,推出光電全頻段防泄漏薄膜,新增電磁輻射泄密防護功能。在研究影響電磁波屏蔽涂層屏蔽性能因素的基礎上,采用優(yōu)化的工藝制研制出納米復合材料/丙烯酸樹脂系、納米復合材料/丙烯酸樹脂系和銅/丙烯酸樹脂氯化聚丙烯系電磁波屏蔽涂料,通過探索各組分對電磁波屏蔽涂層屏蔽性能的影響機理,制備出性能優(yōu)異的電磁波屏蔽涂料。通過采用復合納米材料方式,利用不同納米官能團對不同波段紅外吸收率手段,實現(xiàn)在900-2500nm范圍全覆蓋;同時利用納米材料表面積大,吸收性能強以及可見光透光性能好的優(yōu)點,實現(xiàn)對入侵紅外激光范圍全覆蓋,對竊聽激光阻斷和可見光高通過。讓泄密隱患“一膜打盡”,保密信息“一膜覆蓋”。
該產品重點具有薄膜屏蔽及薄膜激光竊聽隔離兩大功能。薄膜屏蔽功能可以進行電磁輻射防護,有效阻斷電磁波對人體的傷害;可以屏蔽電磁干擾,保障電子儀器設備正常工作;可以防止電磁泄漏,保證涉密電子信息的安全。薄膜激光竊聽隔離功能采用納米材料,高效防護各種波長的竊聽、竊照紅外激光;激光衰減率高,對所有入射角的紅外激光全方位防護;采用吸收式防護方式,即使表面有刮傷,也不影響對紅外激光竊聽的安全防護。
信息安全的高度保密在數(shù)字化時代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性,它不僅是國家戰(zhàn)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維護社會穩(wěn)定、促進經濟發(fā)展和推動國際合作的關鍵因素。北信源光電全頻段防泄漏薄膜為有保密需求的行業(yè)及領域提供了一種全面、高效、經濟的信息安全防護手段,讓竊密手段無處遁形,為保密信息筑起不可逾越的銅墻鐵壁,有利推動保密科技創(chuàng)新,為構建更加安全、穩(wěn)定、繁榮的數(shù)字化社會貢獻力量。